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0 09:05:37
孔子被称作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教学的先河,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为什么100多年以后的孟子却被东汉刘歧称作亚圣,今天我们来探讨下。
史料记载,孔子过世后,每个弟子认知不同,对老师的继承不同,自然理解也就不同了,有大成者也有没落者。老夫子的教学内容中还包含了婚丧嫁娶等礼仪方面的教育,韩非子对有些弟子的评价异常苛刻,甚至于用了“贱儒”这两个字,因为他看到有些孔子的弟子见到死人以后非常开心,认为可以有饭吃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另外孔子和子贡有一个对话也是非常有意思,侧面说明了孔子的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孔子达者兼济天下的高度,是孔子的任何弟子没有达到的,这就是格局和思维维度的差异,也难怪,孔老夫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100多年以后的 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怀揣着同样的理想,率领众弟子奔波在战国时期的中原大地,不畏艰辛劳苦,只为实现儒家“仁”的理想,可惜战国时期的诸侯王只为忙着战争抢地盘,没有时间践行“道德治国”的理想,从春秋早期,140多个分封的邦国到战国孟子生活的时期,诸侯国还有十几个,战争的惨烈可见一斑。
和孔老夫子一样,孟子奔波数年无果,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转而回到自己的家乡——邹国(今山东邹城),和弟子整理资料,结合实例,留下了《孟子七篇》,这本光辉灿烂的瑰宝,以供后人学习和参考。《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
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认为孟子是“亚圣”了。三国时代的一篇《中论》里提到:
“荀卿、孟轲怀亚圣之才,著一家之法,继明圣人之业,皆以姓名自书,犹至于今,厥字不传。”
这部书的作者,将孟子捧上了与荀子对等的高度,认为他才是德行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至于孟子被抬高到孔子的高度,与孔丘并称孔孟,是在东晋以后的事了。
根据《宋书》的记载,东晋年间有个叫何承天的诗人,生平创作了较多诗歌。在何承天的诗歌里,出现了“承平贵孔孟,政敝侯申商”的文字。不过同时期的史籍中,并未出现类似的记载,可见此时将孔孟并称也只是少部分人的认识。
孟子真正的上位,要得益于中唐时期的韩愈。当时韩愈为了对抗日渐兴起的佛教,开始宣扬“道统”的理论,将孟子提高到儒家道统中流砥柱的位置。从这以后,孟子的地位逐渐提高。继韩愈以后,南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朱熹又给予孟子极高的评价:
“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程朱理学对于中华古代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乘着这股浪潮,孟子顺利地成为取代颜回“亚圣”地位的先贤。而让孟子在祭祀活动中的地位与孔子对标的,则是元文宗。当时的元廷挑选了四个配祀孔子的贤者,他们分别为:颜回、曾子、公子思、孟子四人。
从这以后,“亚圣”就成了孟子的专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