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宜阳县属于哪个市(河南省宜阳县的概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9 09:06:30    

1.宜阳县的基本情况。宜阳县为河南省洛阳市下辖县,东依千年帝都洛阳市区,南临嵩县,西望洛宁,北接新安,东南与伊川为邻,西北与义马市渑池接壤。宜阳县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洛河东西全境穿,辖1街道15个乡镇1个工矿区办事处、342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70万。城关镇、锦屏镇、香鹿山镇、柳泉镇、三乡镇、白杨镇、高村乡、盐镇乡、樊村镇、莲庄镇、韩城镇、张坞镇、赵保镇、花果山乡、董王庄乡、上观乡、工矿区办事处。

2.宜阳县的城市荣誉。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县、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河南省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宜阳县在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3.宜阳县的经济实力。2022年,企业发放贷款2.75亿元,落实各项退税5.08亿元,惠及企业427户次。滚动实施六期“三个一批”项目69个,完成投资356.4亿元,综合排序全市前三;9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综合排序全市第一。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550个、“升规纳统”企业51家、四板展示板挂牌企业6家。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2.1亿元,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6%,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91.7%。

4.宜阳县的项目建设。众悦轴承年产20万套精密轴承改扩建等32个“三大改造”项目投产达效,黄河同力和交运工业通过省级绿色工厂评审,中信重铸和黄河同力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泉盛科技产业社区等“六大创新平台”加快向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迈进。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研发平台25家,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24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542万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8.9%。谋划实施了“两个建设、三个改造”项目38个、总投资136.3亿元,前进大桥改扩建项目春节前通车,标志着我县迈入“高架时代”、红旗大道东延建成通车。

5.宜阳县的主导产业。优化调整“航空装备、高端轴承、休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实施配套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343.3亿元。智创产业园占地1033亩,总投资60亿元,建设数字化总装厂房、动力中心车间等50万平方米;科创产业园已经入驻航准精密、航辉新材料、腾华科技、奇山机械等30余家配套企业;建成占地1300亩的轴承产业园,入驻企业40余家,产值约60亿元,从业人数约3500人,形成了高端轴承全产业链园区。初步形成了花生、花椒、特色果蔬、中药材、烟叶、生猪六大主导产业,食品产业园规划占地2566亩,已入驻青岛啤酒、源氏食品、大张食品、雪龙食品等食品加工及相关链条企业18家。

6.宜阳县的农业状况。新建高标准农田9000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8.3亿斤以上,县储粮规模达到3.26万吨以上。加快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持续招引乡贤返乡创业,培育壮大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保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稳定在70%以上,打造3万亩辣椒种植基地,稳定特色产业总面积在70万亩以上,肉牛养殖总量在8万头以上。加快省级现代中药材产业园二期建设,拉长中药材、艾草、辣椒等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新型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2个。围绕五大文旅品牌,加快洛水昌谷建设,升级花果山景区,推动七彩花海动物王国4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速王莽村、杏花村、赵老屯、红岭欢乐谷、艾情谷等运营升级。

7.宜阳县的城乡建设。新建口袋公园26个、社区邻里中心11个、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体育公园各5个,改造老旧小区30个,治理提升背街小巷25条市民服务中心、群众文化中心快速推进,即将成为便民亲民乐民的温馨家园和精神港湾。76个老旧小区改造让2910户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25条背街小巷改造让老街区焕发了新光彩。邻里中心、社区体育公园、口袋公园建成运营。创建“达标村”189个、“示范村”41个、“精品村”7个;上观乡梨树沟村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花果山乡入选洛阳市十大乡村文化旅游特色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8.宜阳县的交通状况。省道八官线、安虎线横穿东西,省道南车线、县道宜新路和宜白路贯穿南北,洛阳市西南环绕城高速、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与连霍、 二广、京珠高速等国内高速公路网连通,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县城,洛阳至洛宁高速公路从县城北部穿过。全县353个行政村已全部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公路里程达 2242.581公里。省道5条206.715公里,县道10条212.483公里,乡道20条270.55公里,村村通1552.833公里。前进双桥、八官线洛河大桥、花果山大桥、韩城洛河大桥、黄河同力大桥6座大桥横跨洛河南北。

9.宜阳县的历史由来。夏商属豫州。西周属周南地。春秋归晋。战国为韩宜阳邑。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秦因袭之。汉至晋隶属河南郡、弘农郡,北魏设宜阳郡,辖宜阳、金门、南渑池三县,另置甘棠县属新安郡,北周废宜阳县置熊州,继又更名昌洛县。隋改甘棠县为寿安县,增设兴泰县。唐改宜阳县为福昌县。元代福昌、寿安合并,再称宜阳县。明、清、中华民国沿袭元制。1947年以洛河为界分宜 南、宜北两县,1949年合并为宜阳县,隶属洛阳专员公署,1986年4月归属洛阳市。

10.宜阳县的地理气候。宜阳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米,为全县最高峰。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年均气温14.8℃,地温平均12.8℃,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东风,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

11.宜阳县的资源禀赋。境内洛河流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伊河流域面积160.1平方公里,涧河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约为4.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为3.8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藏量约为1.32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约为0.74亿立方米。土壤分潮土、褐土、棕壤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和蔬菜。药用植物种类达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10余种。血参、柴胡、丹皮、防风、茱苓等药材。家畜家禽以猪、牛、羊、鸡居多。已查明资源储量的有26种,主要矿种为煤炭、水泥用灰岩、铝土矿、铁矿、铜矿、金矿、长石等,其中煤炭探明储量4.2亿吨、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780.5万吨、硅石探明储量1755万吨。

12.宜阳县的旅游资源。国家级森林公园花果山是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中州名刹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据县志记载和文物普查中发现,全县有古城址15处,宫殿17座,庙堂41处,亭台、楼阁19个、祠、庵、寺、观78处,古驿站9处,古桥梁29孔,古墓葬38个,馆藏文物 5200件。其中韩国故都、后晋显陵、五花寺塔、灵山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遗址、邵窑遗址、虎头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流古墓群、兴泰宫遗址、段村遗址、柳泉遗址、福昌遗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13.宜阳县的历史名人。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沈安良,字墨竹,号竹龙,诗人,河南洛阳人1957年6月生,中国竹笔书法创始人。乔玉川,1938年出生于河南省宜阳县温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陕西盛世西部书画院艺术顾问。许献廷,字晓光,1953年生,河南宜阳人,著名国画家,擅画牡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海南晓光书画院院长。黄新宏,号不息斋主。五四年生,洛阳宜阳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洛阳市美协会员。

14.宜阳县的著名景点-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洛阳市宜阳县西南部的女儿山,俗名石鸡山。公园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景区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森林覆盖率达87.4%,年平均气温14.4度,夏季最高气温26度,花果山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文化底蕴丰厚、西游文化色彩浓郁。主要景区有北部、南部、石院墙、七峪沟、大里沟、岳顶山等,景点以天然石猴、水帘洞、唐僧石、摞摞石、寒心石、登云梯、玉皇顶。宜阳花果山即吴承恩笔下《西游记》的创作原型。历代文人墨客刘禹锡、白居易、李贺、唐伯虎、韩愈等多有吟诵花果山诗篇传世。年接待量在100万人次以上。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旅游景区”、“洛阳市十佳旅游景区”、国家3A级景区。

15.宜阳县的著名景点-香鹿山森林公园。位于河南宜阳县北城区北侧,西起甘棠火龙岗,东至楚凹胡家岭,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面积158.3公顷。香鹿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2002年11月开始实施,历时7年建设6期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2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建护林房5处,埋设输水管道4.8公里,形成了长达15公里的绿色长廊。2010年12月,香鹿山森林公园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16.宜阳县的著名景点-宜阳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7.5公里灵山山腰,距洛阳市区40公里。灵山原名凤凰山,因周灵王葬于此地而易名。灵山寺原名报国寺,也因灵山而更名为灵山寺。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这里建刹,原名报国寺,后随山而易名灵山寺。全寺因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寺址占地18667.6平方米。山门形似城楼,单檐歇山顶,高4米。上建阁房3间,始建于清康熙十年,阁中原供祀迦兰菩萨,1980年重修。下有洞门,门额上有“灵山寺”匾额,为赵朴初题写。寺内自北向南沿中轴线有四进五层建筑,有殿堂楼阁近百间。殿前千年银杏,身粗3围,高35米,枝繁叶茂。

17.宜阳县的著名景点-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城西7公里处的洛河南岸,距古都洛阳40公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景区处在安虎路旅游干线上,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3公里,西距西游文化圣地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寺院北依凤凰山(又称灵山),风景秀丽。据传因周灵王葬于此,又因山貌似古印度释迦牟尼成佛的灵鹫山,所以称灵山;整个山状又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注目北邙,准备降龙,故又称凤凰山。灵山山上翠柏青青,尤如凤凰的羽毛,外形象鸟,树纹有鸟的图案,素有“奇树万年芳,怪柏千年秀”之称。

18.宜阳县的著名景点-寺河水库。位于赵保乡南部,距宜阳县城17公里,是宜阳唯一的中型水库和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风景游览区。寺河水库修建于1960年,面积800余亩,大坝长185米,底宽275米,顶宽5.5米,高38.3米,最大容量743万立方米。自下而上,有两排台阶可通坝顶,坝端还有公路通上坝顶。库水内有栈桥两处,通往水面亭台,天然成趣。游人誉有八景:春山银花,槐荫听鹂,翠峰野趣,长亭赏月,桐湾烟波,金秋渔歌,冰湖天鹅,墨山霁雪。赵保乡汉为眉城,唐称兴泰城。唐女皇武则天当年建有行宫,曰兴泰宫。至今当地尚存与武则天有关的“藏冰洞”,系宜阳名洞之一。

19.宜阳县的著名景点-九龙洞。位于宜阳县西南部的半坡山山腰,白杨镇西北7公里处,距县城东南12公里。这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相传龙母一胎孪生九子就在此洞。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三民间还有规模盛大的庙会。洞为东西至西北走向,深约500米,内有石板桥与九龙圣母像。洞口右侧20米处拾级30余层,有九龙圣母庙,对面是石城山,山顶高入云霄,尚存古石城,祖师庙在云雾缭绕间时隐时现,天色山光,相映成趣,水清木秀浑然一体。洞口原来用砖砌成,清代在洞口还筑有雕画柱卷檐亭,迎面题写有“九龙圣母洞”字样。至今只存碑刻两方:一为“祈雨九龙洞灵应碑”,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一为“九龙洞建亭记”碑,建于清咸丰九年。

20.宜阳县的著名景点-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南,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500米,属断裂突起的石灰岩质地壳外貌。据传,百年前这里柏林如海,古木参天,因而俗称柏杷山,此山“体如雕琢,色如翡翠,峭如立壁,峻若岩墙”。登高俯瞰,县城东西及洛河沿岸山水之美,尽收眼底。锦屏山自东向西一字排列的十二个山峰,依次为桃花、奎壁、烟霞、老人、玉柱、香山、书带、栖云、文笔、双壁、左狮、夕阳诸峰。俨若十二幅锦锻条屏,凌空垂挂,峻美壮观。唐女皇武则天赐名“锦屏”,并亲笔题写“锦屏奇观”四个大字,刻碑立于玉柱峰之上,今仅存一“奇”字残碑。自唐至清,涉足锦屏山的著名诗人40多位,留下歌颂锦屏山的诗词60多首。

21.宜阳县的著名景点-李贺广场。宜阳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李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著有《天上谣》、《梦天》、《帝子歌》、《湘妃》等作品。他的诗词深得毛泽东的赞赏,其著名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均得到毛主席的引用。李贺广场是一处宣传李贺文化、品赏李贺诗词魅力的公益性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广场。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于2010年11月建成。广场内设有李贺像一座,基座高3米,像高6米,采用一级汉白玉制作;两道景观墙长6米,高2米,内容以李贺著名诗词为主;9盏龙柱灯高9米,直径90厘米。

22.宜阳县的著名景点-洛河滨河公园。为打造沿洛河休闲生态经济带;提高洛河城区段防洪标准,把城区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从根本上治理洛河水患,变水患为水利;打造生态水系长廊,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通过洛河城区段治理,拉动地产经济发展,吸引重大项目入驻;加速洛河两岸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观光农业,促进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打捆一起做。基于上述5个定位,实施25公里长、总投资10.5亿元的滨河公园工程。该工程西起灵山,东与洛阳市高新区相接,分四期实施,建设包含8级橡胶坝、11565亩水面、1834万立方米蓄水量(相当于两个中型水库)、3400亩绿地的洛河滨河公园景观带。

23.宜阳县的名胜古迹-后晋显陵。又称石敬瑭墓,是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西,封土高20米,周长100米。墓前有清雍正二年立“晋高祖之陵墓”碑。墓原立有石像生9对,现多埋于地下。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晋显陵呈覆斗形,坐北朝南,墓底围长100米,高20米,保存完好。墓冢前有石碑1通,上 书-“晋高祖墓冢”5个大字,刻立于清雍正二年九月。墓前原有石人石兽9对,但皆淤埋地下。墓前300米处的现有两根六楞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约1.5米,望柱间距25米。陵园东有“邱灵寺”。石敬瑭(公元892-942年),沙陀族,太原人。他以自称儿子、割送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为条件,在契丹的帮助下,于公元936年11月灭后唐,契丹封他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后晋。

24.宜阳县的名胜古迹-兴泰宫遗址。兴泰宫遗址位于赵堡乡西赵村上沟与下沟之间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一唐代宫城遗址,是当年武则天所建的行宫。该遗址坐落在山凹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地表现存有宫城南门、南墙、东墙及大量的碎板瓦、筒瓦、绳纹砖等。南墙东段有部分残垣遗址。东墙筑在坡脊上,依山势而修。在遗址北部的西赵河北有一大型夯土基址,面积大约1000平米,残高2.5米,夯土层厚0.06米-0.08米。板瓦、筒瓦多内饰布纹,外部打磨光亮。据资料记载,兴泰宫遗址建于唐长安四年(704年)废于中宗神佑四年。

25.宜阳县的名胜古迹-苏羊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羊遗址位于张午乡苏羊村洛河南岸的高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0米,北临安虎路,南依华岳。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识别器型有红陶钵、缸、酒器、小口尖底瓶、壶、杯、彩陶盆、缸、钵,黑陶有小口高领缸,夹砂灰陶有觚性杯、-底盆等,纹饰有篮纹、刻线纹、网状纹、附加堆纹和白底彩陶,石器有石镰、石刀、铲等。从出土标本看,应为仰韶—龙山时期文化。2019年,苏羊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6.宜阳县的历史遗迹-二里庙宋代瓷窑遗址。位于洛阳城西南38公里处宜阳县城关乡二里庙村一带。遗址共4处:二里庙村北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二里庙村偏东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红窑村北1处,面积约600平方米;马底村北1处,面积400平方米。里庙瓷窑遗址是宜阳县城关乡的一个古遗址,建于宋朝年间,是专门制作瓷窑的场所。该遗址以烧青瓷为主,也兼烧白瓷、白地黑花瓷、黑瓷、黄瓷等。该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是研究宋代汝瓷的重要窑口之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7.宜阳县的历史遗迹-邵窑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邵窑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40米。遗址西高东低为梯田状,东南北三面有约7米高的断崖。遗址保存较完整,平面略呈长方形。文化层厚达6米,遗址遗存物从断崖层和遗址地面随处可见,主要有石器、陶器和少量骨器。石器有石斧、石铲、石磨棒等,陶器有泥质红陶、褐陶、灰陶和红皮灰陶及彩陶,器型有小口尖底瓶、彩陶盆、钵、镂空豆、杯,骨器有矛、锥等。从出土标本看,应为仰韶时期至农山时期文化遗址。

28.宜阳县的名胜古迹-甘棠寨遗址。位于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遗址于1984年发现,考古专家多次到该遗址调查、勘探,采集到大量动物化石及少量石制品。1989年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公元538年,西魏朝廷派侯景带兵攻陷甘棠县。公元544年,为了军事需要,侯景在甘棠村附近修建九曲城。公元604年,甘棠县被改名为寿安县,治所仍在今天的宜阳县城。公元617年,寿安县治所被移至九曲城。甘棠遗址位于甘棠村北高台上,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甘棠村西北的高台进行了考古勘探共发现夯土区9处。这些夯土遗迹与文献中记载的九曲城相关。

29.宜阳县的历史遗迹-礼渠遗址。位于宜阳县莲庄镇礼渠村西250米处,南北长35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5.25万平方米,为仰韶时期聚落文化遗址。遗址东高西低,文化层厚3米至5米,较为罕见,其包含物有石器、陶器等,其器形有小口尖底瓶、盆、钵、瓮、鼎等。出土陶片有红陶、白衣彩陶等,上面的纹饰有网状纹、方格纹、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礼渠遗址是古代先民的聚集地,遗址文化层是古代先民生活的真实反映。莲庄镇位于宜阳县城西19公里处,东邻锦屏镇,西与张坞镇接壤,南依莲花山,北临洛河与韩城镇、柳泉镇相望。

30.宜阳县的文物遗址-召伯听政处碑。位于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召伯文化广场的召伯亭内,该碑高2米多,自亭外望去,挺拔、敦厚;近前看,碑上的“召伯听政处”五个大字遒劲有力。碑的两边有两行小字,一为“河南尹张汉书”,一为“大清雍正二年腊月宜阳令郭朝鼎立”。召伯,姓姬名奭,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封地岐山以南古称召地,故称其为召公、召伯。周武王死后,召伯与周公旦一起辅佐成王,二人分陕而治——“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31.宜阳县的名胜古迹-召伯甘棠。位于宜阳县西北4公里处郑卢路北侧的甘棠村。甘棠为古代交通要道上驿站,站旁生长着茂盛的棠梨树。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迷人。西周大政治家文王庶子召伯,辅成王时,外出巡视于此,在棠树下休息,有人向他讼诉,召公当即进行判断处理。他这种爱民行为深受人们爱戴,过后,人们看到这棵棠梨树就好像看到召伯,把这棵树看成是召伯的象征,纷纷歌咏以示怀念,因而这个村庄就叫做甘棠。唐时,又建有甘棠馆。据传,当时这里池塘苑囿,茂林修竹,青山绿水,花木峥嵘,风景极为优美。

32.宜阳县的历史遗迹-韩都宜阳故城。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该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是东周时期韩国历史沿革的客观见证。韩都宜阳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510米至2150米,东西宽1630米至1843米,分宫城和郭城两部分,总面积310万平方米。其中宫城位于故城的西北角,北部向外突出,坐落在山坡上,南部与郭城相连。宜阳韩国故城于2000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0年被列入“十二五”全国15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名单,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3.宜阳县的名胜古迹-虎头寺石窟。位于宜阳县城东12.5公里苗村南虎头山脚下,因山崖形状似虎头而得名,寺也随山名而称虎头寺,石窟因寺而得名虎头寺石窟。石窟内有近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寺。石窟由东北而西南,山崖环拱,呈一弧形,面积300多平方米。石窟北面有一石壁,上面有镌刻的碑碣两方,高2.1米,宽1米。可惜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字迹已模糊得无法辨认。在碑碣的西南,面向西北开凿石窟一穴,深6.2米,高2.7米,宽2.25米。石窟内刻造佛像7尊,正中供奉为释迦牟尼佛,高1.8米,肩宽70厘米,石座宽1.2米,两侧分别竖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尊佛像,各高1.3米,肩宽35厘米。右侧石壁上立着菩萨7尊,高1.23米,肩宽29厘米。武士左侧又刻造小菩萨2尊,仅高35厘米。

34.宜阳县的名胜古迹-宜阳龙潭寺。位于张坞乡岳社村东南的龙潭河东。因寺附近有一面积约60平方米左右的龙潭而得名。以寺院大殿结构造型特点,可推断为金代所建。现存大雄殿、天王殿、东陪殿、僧房等17间。另有土窑7孔,总占地面积3亩多。院内石碑多块,碑面风化,字迹模糊。其中一块上面有“天和元年”字样,是否为创建年代,尚不能确认。据传,原来这里有龙王庙,后改建为佛寺,寺院外西面和北面各有僧塔一座,一为“晓岗云公和尚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寺南有柏林瀑布,风光宜人。龙潭寺有四大奇景,“百里龙井”为一直径两米左右的石井,“千年卧佛”,龙井上行二十余米显出一个卧佛的形象,“鼓飞龙凤”,龙潭西侧石瀑悬似龙飞凤舞,“字出石壁”龙潭东侧的一块石壁上,天然生成一个二尺见方的“佛”字。

35.宜阳县的名胜古迹-宜阳福昌阁。位于宜阳县韩城镇西5公里的福昌村,它是供奉道教师祖的活动场所。据旧县志记载隋朝在此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全面修葺。福昌阁为垂檐双脊塔连式建筑,双层垂檐,黄绿琉璃瓦覆顶,四角挑檐悬钟。福昌阁坐北面南,面开五楹彩门,四周基石均用青石条砌筑,墙壁用青砖垒砌,脊兽造工玲珑。阁建于30米的高台地上,正南与东西两侧皆以石阶120余级通上台顶。阁内塑有金身祖师爷像。两侧就山崖各砌筑砖洞数个,供奉祀药王、西佛、老君、吕祖、华佗等诸神位,洞前砖铺平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任福昌县主薄,宋代政治家富弼撰有《燕堂碑记》留于此。建筑外墙嵌有清代碑刻七通。

36.宜阳县的历史遗迹-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畔,汉山脚下的连昌宫遗址上。五花寺其余建筑已不存在,仅余此塔。五花寺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为唐塔,但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作。五花寺塔矗立在连昌河西岸,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在建筑、绘画、雕塑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塔起九级,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砖结构,八角密檐。底部周长31米,塔体外部下层以石条筑砌,一二层以上,每层皆先用条砖一层出线,线上置斜砖,其上以叠塑十二层为檐,出际在1米左右,在一、三、四、六层正南面均设有假门,门两侧装砖刻浮雕力士或菩萨画像。

37.宜阳县的历史遗迹-李贺故里。位于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李贺,字长吉,唐代福昌(今河南宜阳)人,英年早逝,但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现为重修的李贺故居和建设李贺纪念馆。

38.宜阳县的历史遗迹-后寨陈氏祠堂。陈氏祠堂位于三乡镇曲村,由山门、厢房、过厅、听厢、戏楼、耳房等部分组成。山门及厢房面阔五间,建于长方形石基上,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正背雕花草,斗拱八组,雕花,额梁有绘画。过厅现存地基及东山墙。山门东大约25米处有戏楼1座,面阔三间,硬山顶,通高7米,砖结构,建于1.8米高的台基上。东侧有耳房一间,其下部墙体镶有雍正年间创建戏楼碑刻1通。戏楼相对为厢房,面阔三间,硬山顶,斗拱六组。西侧有耳房一间。传说该祠堂为所明朝建,后重修三次,建筑主体结构风格为清代。

39.宜阳县的历史遗迹-四龙庙。四龙庙位于盐镇东村,坐北面南。此庙面阔三间,硬山顶五架梁。出檐有卷云斗拱,屋脊有雕花和走兽,屋内有东西两根主梁,东为荆木,西为枣木,原有堆塑龙形彩画,现已不存。四龙庙创建于明朝中期,后经清雍正、乾隆、光绪时期重修。庙屋内北墙和西墙残存有壁画,内容有龙神行雨、花鸟、人物等。东邻一间为供奉火神、瘟神的庙宇,庙内有“重修四龙庙碑”、“清光绪十年”、“重修东村火神庙碑清道光二十六年”等石刻字样。

40.宜阳县的历史遗迹-宜阳韩城城隍庙。位于宜阳县韩城镇东关村,坐北朝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65米,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清代乾隆、咸丰年间进行过重修,现仅存献殿及正殿。献殿面阔三间,青砖砌墙,五架梁,板瓦覆面,正脊及垂脊雕有花草图案,上立仙人走兽。正殿面阔三间,门两侧槛墙刻有“乾心正义”和“积德行善”,前檐墙及屋顶均翻修过,其木结构梁架保留了清代原有构件。宜阳韩城城隍庙建筑布局特点突出、风格新颖,献殿与正殿外檐相隔仅50厘米,具有典型的清代北方地区建筑风格。

41.宜阳县的著名特产-三乡大蒜。三乡大蒜新出土时蒜皮紫红,晾干后蒜皮呈白色,皮薄如纸,蒜形饱满,头大瓣齐,清白似玉,粘辣清香,隔夜不变味,形、色、味俱佳。三乡大蒜主要分布在三乡镇及周边乡镇,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属半岭半川地形,熊耳山系。宜阳县三乡大蒜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境内,涉及三乡镇、韩城镇、张坞镇、高村镇、莲庄镇、柳泉镇、香鹿山镇、锦屏镇共8个乡镇。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三乡大蒜产品品质指标为:蛋白质≥4.0g/100g、铁≥8mg/kg、钙≥100mg/kg、维生素E≥0.4mg/100g、大蒜素≥800mg/kg。

42.宜阳县的著名特产-上观水蜜桃。上观水蜜桃果面光洁,红白色,阳面霞红;果形近圆形,端正,缝合线浅,果顶平,有果尖;果实较大,单果重300-400克,最大500克左右;果肉白色,近核处红色,粘核;果实绵润;果肉水分大,甜度高,口感绵甜,风味独特。宜阳县上观水蜜桃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境内,涉及上观乡、花果山乡、高村镇、白杨镇、董王庄乡、赵堡镇、樊村镇、柳泉镇共8个乡镇。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上观水蜜桃水分≥85g/100g,总糖≥7.5g/100g,可溶性固体物≥10%,粗纤维≥0.3%,钙≥40mg/kg,维生素C≥2.1mg/100g。

43.宜阳县的著名特产-水沟庙大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沟庙大蒜是河南洛阳宜阳县的特产。水沟庙大蒜产于唐代诗人李贺故里、九朝古都洛阳三乡镇,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水沟庙大蒜”蒜头大、色泽白、瓣大、皮薄、易剥皮、耐储藏。蒜汁味鲜,浓而不沉淀,是餐厅、酒店、家庭必备的绿色保健佳品。当地人常在三乡镇水沟庙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也成为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妇孺皆知的歇后语。

44.宜阳县的著名特产-宜阳韭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阳田土肥美、农耕文明,自古以来百姓就种食韭菜,并奉为上品。早在二千多年前,宜阳先民就首创了利用温室生产韭菜的技术,北宋时期开始生产韭黄。《诗经》中“献羔祭韭”的典故和《礼仪》中卿大夫祭祖必备“韭范”(即腌韭菜)的故事均出自宜阳县。唐女皇武则天曾钦点宜阳韭菜入御膳,赐“韭菜三宝”盛赞宜阳韭菜之膳食功效。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在宜阳县做官,任“福昌主薄”(宋朝时宜阳称福昌县)一年有余,深知宜阳韭菜滋味,才有“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的佳句。

45.宜阳县的地方美食-灵山花米团。属手工艺制品。普通大米机制化,搅拌玉米糖稀和少量蜂蜜,搅拌均匀,用木制碗状模型“峦”成圆球型,晾干密封即成,灵山花米团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色泽洁白、食味甜香和品种多样上。由于采用了新鲜的材料制作,并且没有添加任何人工色素或香料,因此它的色泽自然纯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在口感上,浓郁的大米香气与玉米和蜂蜜的甜味完美结合,使得每一口都充满了诱人的味道。

46.宜阳县的地方美食-韩城羊肉汤。正宗的韩城羊肉汤,讲究鲜、肥、清、辣四个字。首先是鲜,选择肥壮的山羊,当天宰杀,当天下锅,入口即知是现杀现卖;其次是肥,一羊一锅,定量加水,原汁原味,肥而不腻;再次是清,韩城羊肉汤不用粉芡,各种佐料袋装入锅,汤色清澈透明,毫无混浊油腻之感;最后是辣,韩城羊肉汤要的是鲜香扑鼻的微辣。熬制辣椒油最为讲究:选用色泽鲜亮、辣度适中的上好辣椒,磨成碎面儿,放入羊油炼炸后,用文火熬煮,最后晾凉制成辣椒油饼,舀汤时根据客人口味轻重酌量加入。

47.宜阳县的地方美食-后庄卤肉。发祥于宜阳县城关乡后庄村,驰名于宜阳和洛阳各地,它选料考究,制作工艺独特,配料亦有别于其它卤肉。主要风味特色是色泽金黄透红,肉味醇厚浓香,肉质鲜嫩可口,食后回味悠长。后庄卤肉的配料包括花椒、山奈、胡椒、酱油、盐等香料。特别是卤猪肘,肉质香厚,肥而不腻。卤猪肘是最受欢迎和推崇的。卤猪肘的肉质韧性十足,肥而不腻,入口细腻多汁。在熬制的过程中,卤猪肘会慢慢吸收卤汁,使得肉质的口感更加醇厚。

48.宜阳县的地方美食-韩城牛肉。韩城镇窑湾村是宜阳县回族聚集地,具有传统屠宰肉牛加工其制品的经验。目前已成豫西地区最大肉牛和牛肉的集散地。韩城牛肉以质地细嫩,瘦肉率高,肉质细腻而闻名。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烟酸、钙、磷、铁、胆固醇等成分,具有益气养胃、促进康复、减肥等功效。牛肉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可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富含结合亚油酸。牛肉含维生素B12、锌、镁,锌是一种有助于合成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的抗氧化剂。

49.宜阳县地方美食-花山玉米糁。玉米糁子北方农村早期的一种早晚吃食,发音是玉米糁(shēn)子。花山玉米属本科玉米属,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花山地区,气候冷凉,雨水充沛,空气新鲜,生长期180余天,所产玉米籽粒饱满,色泽金黄,用其石碾、石磨加工而成绿色食品,糁质硬,外观黄亮,做饭、汤,口感光滑,味醇香,久食不厌。玉米是一种常见的杂粮,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亚油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对人体有不少好处。玉米粥味道香甜,且便于消化,适合作为早晚餐食用。

50.宜阳县的著名特产-香菇酱油。以宜阳县花果山特产黄豆、香菇为原料,固态发酵面成,色泽黑中透红,酱味浓郁,营养丰富。长期食用有软化血管、降压、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美容黑发、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之功效。香菇酱油的色泽棕红鲜亮,散发着浓郁的酱香味。它的口感醇厚。无论是作为调料还是蘸料,它都能为菜肴增添更多的风味和美味。酱油是中国传统的液体调味品。制作时用大豆、脱脂大豆、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其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能促进食欲。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作酱的记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