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清明寒食节的来历及意义(清明节的前奏——寒食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4 08:06:51    


寒食节,又名冷节、禁烟节、百五节等,为每年清明前的一、二天,在绵延两千余年的岁月里,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寒食节的这一天里,民间主要有祭扫、拜祖、禁烟火、吃寒食等习俗。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这个节日似乎有所忽略和遗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虽然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但却很少有人会知道关于寒食节的来历、风俗及节日特色。

下面,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

相传,寒食节是沿袭了远古时代的改火旧习。因其每年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为了不引起火灾,古人就在这个时候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进行全部熄灭。

在无火的这段时间内,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来维持生活,而熟食无火加热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还有一种说法,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位忠臣义士,在其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后来把这种饮食习惯扩展到了全国各地,随即形成了“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风俗:

禁烟冷食:寒食节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禁烟节”,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被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从而形成了后期的寒食习俗。

扫墓祭祖:早在南北朝到唐朝之前,在寒食节当天扫墓祭祖被称为“野祭”,后来得到官方认同并倡导,随后便形成了寒食节扫墓祭祖的习俗。

踏青插柳:踏青,兴盛于唐宋时期,柳为寒食节的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的清明之意。至今,寒食节期间仍保留着踏青插柳的习俗。


关于寒食节的特色:

寒食节又名“一百五”,这是因为寒食节是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又因为吃寒食的独特饮食习惯,使其成为了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饮食习惯来命名的节日。

在寒食节期间所进行的各种风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以扫墓祭祖为主题的活动,不仅蕴含着忠孝廉洁的理念,也成为了一个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形式。

当然了,由于地域上的差异和文化间的不同,许多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我们当地,每逢寒食节期间还有着荡秋千、碰鸡蛋的习俗。

时至今日,对于这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节日,肯定有其继续流传下去的价值和意义。寒食节,不仅不应该被人们遗忘,而且还得需要我们继续去传承和发展……

相关文章